當中國東方空間的引力一號火箭創造世界最大固體運載火箭發射紀錄,當哈爾濱工大衛星公司一年間將22顆不同類型衛星送入太空……一次次突破中,一個全新的“大航天時代”正加速向我們走來。在8月5日舉行的2025商業航天產業技術創新發展論壇上,業內專家深入剖析了商業航天的機遇與挑戰,勾勒出一幅由技術突破與產業變革交織而成的未來圖景。
“商業航天已從傳統國家任務的補充,躍升為驅動技術創新、拓展應用邊界、重塑產業生態的核心引擎,是科技制高點競爭前沿,也是孕育新質生產力的藍海。”中國工程院院士、商業航天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赫曉冬表示。
在論壇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法律顧問王冀蓮列舉了一組令人矚目的數據:2024年全球太空經濟規模突破6130億美元,同比增長7.8%,其中商業航天占比78%;全球商業航天投資超2980億美元,企業數量突破1.5萬家,中國接近500家。這些數字背后,是政策與市場雙重推力的持續作用。
回溯商業航天的發展歷程,政策松綁的作用尤為關鍵。政策紅利催生了技術革命與市場爆發。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商業發射158次,發射航天器數量占全球86%,成功率達86%,同時成本也在不斷下降。
在布向偉眼中,我國商業運載火箭目前正處于技術突破爆發前沿與市場空間突變起點。“火箭發射價格正以每年50%的幅度降低,從最早的每公斤10萬元,到明年有望降至2—3萬元。”他預計,未來商業火箭發射頻次和火箭首飛次數將不斷增加,重復使用技術有望大規模應用,中大型火箭將成為市場主流。
隨著商業航天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傳統的衛星制造模式逐漸難以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哈爾濱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健分享了從柔性平臺到敏捷制造的實踐經驗。柔性平臺的出現,提供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新思路,它能夠根據不同任務需求,快速靈活地調整衛星平臺的功能和性能,實現多種任務的兼容。
“商業航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重塑航天生態。”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劉挺指出,在這一背景下,探索技術創新路徑、把握市場發展脈搏、深化產學研用融合,是推動我國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地方產業集群的崛起為商業航天注入新動能。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王虹介紹:“哈爾濱新區已集聚50余家商業航天產業鏈企業,形成航天材料供應、衛星零部件生產、衛星應用服務三大產業集群,國家大科學工程‘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則為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然而,全球航天發展也暗藏隱憂。王冀蓮提醒,當前全球太空形勢呈現“一超多強,結盟發展”的特征。同時,空間環境惡化問題也不容忽視:“人類發射航天器超2.1萬個,有效運行約1.1萬個,10厘米以上太空垃圾近5萬個,1—10厘米碎片超120萬個,這對未來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同時,法規體系建設滯后亟待解決。王冀蓮認為:“太空經濟的巨大潛力有望促使商業航天成為立法新重點。”她建議,我國應加速構建新時代太空活動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空間活動許可、物體登記等條例,同時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
挑戰之下,“大航天時代”的輪廓已愈發清晰。“通信革命、交通革命、能源革命都將與航天深度綁定。比如全球一小時快速抵達,馬斯克已在推進,我們也在布局。”布向偉表示。
凡本網注明“XXX(非汪清新聞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1、成都作詞:趙雷作曲:趙雷編曲:趙雷,喜子演唱:趙雷讓我掉下眼淚的
2023-09-09 15:28
永琰小楷書《御制詠文房四事詩》,清宮舊藏。此卷永琰書《文房四事
2023-09-09 13:15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023年9月9日至10日高校迎新期間,新鄉東站北側P1停車
2023-09-09 11:25
邁凱輪GT的4 0升雙渦輪V8發動機確實非常特別。憑借612bhp的功率和465lb
2023-09-09 10:00
領克08,終于上市了。不出所料,領克延續了「預售價即煙霧彈」的車圈定
2023-09-09 08:21
9月8日,在財政部指導下,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印發《數據資產評估指導意見
2023-09-09 06:00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威爾高提問,您好董
2023-09-08 23:59
9月8日,貴州省第十屆慈善項目推介會在六盤水舉行。推介會以“新思想引
2023-09-08 21:38
證券時報e公司訊,電科數字(600850)9月8日晚間發布異動公告,2022年公
2023-09-08 20:34
@氣象北京消息,北京市氣象臺發布8日4時至19時降水量(毫米):全市平
2023-09-08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