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一区-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出一进一爽一粗一大视频-蜜桃网站入口在线进入-亚洲国产小视频-日本免费大全免费网站视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民生 > 正文

多維度培育大學生科技自立自強精神

時間:2023-06-29 13:12:57    來源:華聲在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劉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在未來五年顯著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到2035年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近日出版的《論科技自立自強》,收集了習近平同志關于科技自立自強的50篇重要文章,鼓舞我們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牢牢牽住科技自立自強這個“牛鼻子”,以科技之光照亮民族復興之路。

湖南是一片科技創新熱土,《2022年湖南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我省開展創新活動企業數達到18099個,占企業總數(36096個)的50.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7%,占GDP比重達24.4%,超級雜交稻、“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海牛Ⅱ號”深海鉆機等國之重器享譽海內外,芙蓉人才計劃、“三尖”人才計劃等匯聚八方英才。湖南也是高教大省,現有130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52所、??圃盒?8所,國防科大、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院校,湘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院校,2022年湖南高校應屆畢業生達到48.3萬人。新時代大學生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促進戰略性產業發展、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需要湖湘學子具備強大的科技自立自強精神。但受多元價值觀沖擊,大學生科研創新意志和熱情面臨嚴峻考驗。鑒于此,應結合區域科技創新特色和發展需求,提升科學教育水平,多維度培育大學生科技自立自強精神。

高校帶頭引領,構建“主陣地”。高校應主動參與“湘江實驗室”“芙蓉實驗室”等省級和國家重點實驗室、“三區兩山兩中心”等重大平臺建設,不斷強化本校科創能力,樹立科技自立自強的現實榜樣;優化高校學科結構,健全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發展適應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需求的學科專業,明確科技自立自強的實踐內容;以企業創新需求為導向,通過制定“訂單式”培養方案、構建“雙師型”師資隊伍、搭建“員工式”實踐基地等舉措設立校企共同培育科技人才模式,打磨科技自立自強所需的本領技能;舉辦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論壇,參與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利用國際創新資源協同推進技術攻關,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明確科技自立自強的國際定位;建立科技創新成效多元評價體系,按一定比例把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等方面納入學科專業評價、教學質量年度評估,健全動態反饋機制并適時調整,用好科技自立自強成效。

學生自立自為,增強“內生力”。大學生應及時了解國家重大政策、市場需求和區域規劃,比如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湖南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自覺將個人發展與國家、區域發展相結合,主動融入科技創新大潮;同時通過研讀優秀傳統文獻、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紅色書籍,認識到科技自立自強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然延伸,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重要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科學創新探索的思想結晶,從多個層面感悟科技自立自強精神的內蘊。與此同時,大學生應立足所在高校的專業優勢和科研優勢,夯實理論基礎,參加“科創中國”等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及科創名人研討會,并積極走入社會大課堂,通過到企業實習、到鄉村推廣農技、到社區修理水電氣設備、擔任大型活動志愿者等方式,增強實踐本領、提升綜合素質,努力踐行科技自立自強精神。

社會多方統籌,營造“大生態”。其一,教育主管部門應發揮引導作用。制定相關政策推動并支持開展科技創新,促使資金、人才等各種要素投向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為創新保駕護航。其二,新聞媒體應著力營造有利于培育青少年科技自立自強精神的良好輿論氛圍。比如通過文字、視頻等大力宣傳萬步炎、李進澤等湖南先進科技人物以及科創明星企業,讓青年大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厚植科技自立自強精神;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等應常態化開展各類高質量科普活動,依托現有科研成果和教育力量,創作優秀科普作品,通過“云上”“線下”等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多種渠道,讓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其三,推進大中小學科技教育一體化。通過一體化設計科技課程、科創研學、科教活動,為培養自立自強的未來科技之星夯實基礎。在義務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激發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在大學階段,著力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愿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年群體。

(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工業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

關鍵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汪清新聞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