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一区-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出一进一爽一粗一大视频-蜜桃网站入口在线进入-亚洲国产小视频-日本免费大全免费网站视频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社會 > 正文

“海外正品”竟是國內鍍金?警惕直播間“低價正品”陷阱

時間:2025-05-27 16:00:47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海外專柜正品”“境外直郵”,在一些電商平臺的“全球購”網絡直播間,這些噱頭吸引了不少人下單。當然,吸引消費者的除了網絡主播們宣稱的“正品”外,還有就是低于線下正品專柜的誘人“折扣”,五折、六折、七折,正品認證,低廉價格,讓人感覺買到就是賺到。可是,這些直播間里銷售的海外商品,真的來自海外嗎?這些商品真的是“正品”嗎?上海警方就破獲了一起特大跨境網絡售假案,揭開了造假內幕,來看假貨是如何鍍金,搖身一變成網絡直播間里的“全球購”正品的。

七折網購“海外正品” 到貨發(fā)現(xiàn)貨不對板

這是某網購平臺“全球購”板塊的一場直播。主播在售賣某國外品牌衣服的過程中,不斷向消費者展示一張品牌“授權書”,并聲稱,自家直播間里銷售的商品均為正品,而且還保證是境外直郵。當然,正品只是這個直播間宣傳的一個點,最吸睛的還是價格:“全場七折”。

“七折”就能拿下海外正品,而且還是網購平臺官方認證的“海外直郵”店鋪,這可吸引了不少在屏幕前觀看這場直播的消費者,上海的鄧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也和很多網友一樣,火速下了單。可是收到貨后,鄧先生發(fā)現(xiàn),商家發(fā)來的衣服與自己在專柜里看到的衣服質量相差甚遠。

去專柜驗真 發(fā)現(xiàn)確是假貨

商家口口聲稱自家的商品肯定是正品,但是自己收到的衣服卻與專柜里的衣服千差萬別,這讓鄧先生一時起了疑心,自己海購的這件商品真的是正品嗎?于是,鄧先生就拿著購買來的衣服,來到這個品牌的線下專柜進行驗真,結果也和他預想的一樣,他購買的衣服被認定為假貨。

被害人 鄧先生:我如果是說以低的價格買的,我也不會來報警了。但是我是以正常的價格去買的,鑒定下來結果為假的,所以我才來公安機關報警。

網店有平臺認證 也確從保稅倉發(fā)貨

在接到鄧先生的報案后,上海警方也進行了一番偵查。根據(jù)鄧先生提供的線索,警方偵查發(fā)現(xiàn),該店鋪確實持有某網購平臺認證的“海購直郵”標識。

那么一家得到平臺官方認證為“海外直郵”的店鋪,又有品牌方授權,賣出來的商品怎么就成了假冒商品了呢?隨著偵查的深入,警方還掌握到,這家網絡店鋪所售的商品是直接通過廣西、廣東兩地的保稅倉庫發(fā)貨,看上去的確也是進口商品。

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經偵支隊副支隊長 張臻峰:他在平臺上面銷售的價錢也是不便宜的,基本上以七折左右進行銷售,而他對平臺上面的客戶就宣稱,是國外當季打折等方式購買進來的。

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經偵支隊民警 姜偉:在最初偵辦的時候,我們一開始認為它可能是商品沒有出口過,我們懷疑它的保稅核注清單這些的真實性。我們到了當?shù)匾彩侨チ私膺^,這些單據(jù)也都是真實的。

可是,在對該店鋪背后的貿易公司進行偵查后,警方發(fā)現(xiàn),該公司一直從事著進出口服飾買賣,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匙某和李某,此前也曾注冊過多個同樣類型的店鋪,卻均因為售假行為被平臺方處罰過。

“雙公司運作” 分別負責物流和直播

每次關店,匙某和李某就會改頭換面重新注冊店鋪,繼續(xù)進行銷售。不僅如此,警方還發(fā)現(xiàn),這家貿易公司采用“雙公司運作”模式:由李某實控的深圳某進出口貿易公司,負責注冊海外專營店鋪及倉儲物流,匙某實控的廣州某品牌代理公司,負責直播引流與售后服務。

2024年12月,警方在廣東、廣西同步展開收網行動,抓獲10名犯罪嫌疑人,現(xiàn)場查獲涉及四個品牌的假冒服飾2萬余件,查封5處倉儲窩點。初步查證涉案金額超過2000萬元。

假貨如何變真貨 品牌資質從何而來

犯罪嫌疑人到案后,通過審訊,警方調查清楚了他們造假的全過程。那么假貨究竟是如何變成海外正品的?品牌資質又是從何而來的?平臺給予的全球購認證又是如何獲得的呢?原來,為了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這個售假團伙上演了一場現(xiàn)實版的偷天換日。他們所謂的全球購,其實就是境內購。

為了讓售賣的假貨看起來逼真些,犯罪團伙先通過自己的貿易公司,將境內生產的假冒服飾包裝成進口正品,并通過多種渠道運送至香港、澳門等地,在當?shù)貍}庫短暫停留后,再報關入境,并為假冒服飾交稅,以此獲取進出口單據(jù),只為在境內主流電商平臺申請“全球購”店鋪。既然貨是假的,那么,網絡直播間公開展示的所謂品牌資質授權書又是怎么回事呢?

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經偵支隊民警 姜偉:這張紙是假的,那它顯示的內容就是權利方授權的資質。因為你只有這張東西配上購銷合同,一些進關憑證,才能夠在各大平臺的海外專營店鋪上面去對外銷售,要不然那些平臺也不可能平白無故通過對你“海外購”資質的授權。

就這樣,通過自制的品牌授權書,以及真實的進口單據(jù),騙取了網購平臺的跨境商品標識,開始規(guī)模化斂財。

目前,犯罪嫌疑人匙某、李某等10人均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3人已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警方提示,電商平臺應進一步強化資質核驗機制,消費者在選購“海外商品”時應認準官方渠道,避免落入“低價正品”陷阱。

關鍵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凡本網注明“XXX(非汪清新聞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