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宋杰 | 甘肅報道
(資料圖)
馬鈴薯是全球13億人口的主糧。2015年,我國啟動了馬鈴薯主糧化戰略,馬鈴薯成為繼水稻、小麥、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糧。與谷物類糧食不同,馬鈴薯的栽培是依靠薯塊進行無性繁殖的同源四倍體物種。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性,馬鈴薯的遺傳改良進程緩慢。
近期,《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甘肅省莊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獲悉,由該單位選育而成的馬鈴薯新品種莊薯5號,已通過農業農村部品種登記。這是繼國審品種莊薯3號之后,又一個參加國家區域試驗后通過農業農村部登記的品種,并取得走向全國的“通行證”。
“小小土豆”只是縮影。在莊浪,產業振興撬動的鄉村振興不僅體現在馬鈴薯產業。這個黃土高原上的中國第一梯田化模范縣,正積極探索新時代背景下縣域經濟發展與鄉村振興的“莊浪路徑”。
小小土豆也能“高質量”發展
“我們依托脫毒種薯原種網棚繁育技術,在石峽村投資360萬元,建成馬鈴薯網棚180座,占地300畝。預計年產馬鈴薯優質原種600噸,為全縣6.5萬畝商品薯基地提供優質一級種?!鼻f浪縣農技中心副主任謝文斌說。
時下正值馬鈴薯田間管理的黃金期,在鄭河鄉盧洼村一社,馬鈴薯種植大戶李海軍和工人正在田間除草。從2022年開始,在外創業的李海軍返回家鄉注冊組建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當年一次性流轉土地1000多畝,種植有機馬鈴薯、玉米和小麥。
像李海軍一樣的馬鈴薯種植大戶,莊浪縣有600多戶。在他們的示范帶動下,莊浪縣種植馬鈴薯36.5萬畝,馬鈴薯鮮薯總產量預計可達54萬噸,總產值5.8億元,種植馬鈴薯畝均純收入1000多元。
在馬鈴薯加工產業鏈條上,莊浪縣已初步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生產經營模式,通過土地流轉,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
當地馬鈴薯深加工和銷售的代表性民營企業——莊浪縣宏達淀粉加工有限公司先后建成4條馬鈴薯精淀粉、粉條和蛋白生產線,年均收購加工馬鈴薯原料30萬噸以上。企業負責人朱建勛說:“近年來,我們持續延伸產業鏈條,開發了流汁寬粉、馬鈴薯纖維等多種產品,進一步增強企業經濟效益。”
生態治理顯成效:
現代梯田生態果園成“致富田”
吊溝村是當地一個典型的丘陵溝壑區山村,從1964年開始,群眾用鐵锨、頭、手推車、架子車等簡易工具,歷經30多年,將3600多畝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變為肥沃的“溫飽田”,糧食畝均產量由不足100斤提高到500斤,溫飽問題從此解決。
1998年以后,吊溝村深入實施高標準梯田建設,統籌推進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大力發展蘋果、肉牛、馬鈴薯等富民產業,推動整村脫貧摘帽,群眾把梯田親切地稱為“小康田”。
5月15日,甘肅省委書記胡昌升在莊浪縣調研時指出,深入實施強縣域行動,始終以增加群眾收入為核心,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加力推進招商引資,下功夫打造主導產業,推動縣域經濟實現整體躍升。
近期,站在吊溝村梯田生態產業開發示范區觀景平臺上,《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眼前是一片精心打造的現代化梯田生態果園。果園從2018年開始栽植,建成數字化管理平臺,推動蘋果產業向綠色、有機方向發展。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承包大戶+農戶”模式,規模流轉承包經營2600畝,帶動農戶入股分紅、就地務工增加收入。
水洛鎮黨委書記姚思俊介紹說,目前,該區域正處在初掛果期,畝產1500斤、收入5200元;盛果期畝產可達5000斤、收入17500元,總產值將達到5200萬元,扣除成本全村人均收益2萬元以上。
如今,梯田地成了名副其實的“致富田”。吊溝村依托梯田資源優勢,栽植有機蘋果3000畝,配套產業路網23公里,建成平涼紅牛養殖小區2處、生豬養殖小區4處,形成了果、畜、肥循環利用模式。
莊浪縣副縣長朱小勇表示,要招商引資建成自動化分揀包裝、貯藏保鮮銷售和果品加工生產線,強龍頭、延鏈條、聚集群,健全線上+線下銷售機制,不斷提升梯田有機蘋果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走好梯田為基礎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新路子。
探索農旅文深度融合鄉村振興路徑
莊浪縣韓店鎮石橋村地處關山林緣區,氣候高寒陰濕,林地多、耕地少,發展種植業和其他產業沒有明顯優勢。像這一類區域,通過怎樣的運作模式才能讓村民增收?
近年來,該村編制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相繼建成采摘體驗園,推進文旅、農旅深度融合,走出一條黨建引領、旅游帶動、多元增收的發展新路子。
村民李永紅接受記者采訪說,他以前在外打工,如今通過在家門口擺攤設點,經濟收入頗為不錯。村黨支部書記朱茂義告訴記者,村上扶持群眾發展農家樂,開辦游樂項目,年收入均在5萬元以上,村集體年收入可達到 17 萬元以上。
如今,鄉村旅游產業鏈正在莊浪縣全面延伸。該縣朱店鎮吳溝村借力蘋果產業打造蘋果景觀平臺、網紅打卡廣場等,推動蘋果產業與觀光旅游融合發展;通化鎮陳堡村依托景區資源和區位優勢,依山建成集農耕體驗園、古堡軍事園等于一體的原生態體驗園;鄭河鄉上寨村以山水田園“塑形”,融入全縣文旅康養產業鏈規劃。
甘肅省政府原參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劉舉科教授認為,鄉村旅游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實際上就是新時代背景下的一種“田園村鎮”建設,鄉村人居環境改善,群眾收入渠道增加,呈現出鄉村振興與鄉村旅游雙贏雙促的新局面,為縣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做出有益探索。
該縣莊浪河流域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園建設項目一期已經成熟運營的282座大棚里蔬菜長勢正旺。種植經營大戶程康寧說:“這個棚能育苗45萬株以上,育苗周期20天左右,共有西紅柿、黃瓜、芹菜等12個品種。”
而在莊浪縣水洛河流域食用菌產業園,吊掛的第一批菌棒已全面成熟,每個棚的收益預估在1.6萬~2.8萬元左右。南坪鎮黨委書記宋平江介紹說,這一項目可帶動當地群眾實現務工年收入400萬元以上。
莊浪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蕓表示,以鏈長制為抓手,做強產業,莊浪縣持續在“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上下功夫,推進牛、果、菜、薯、藥等現代循環農業轉型升級,重點謀劃平涼紅牛、優質蘋果、設施蔬菜、馬鈴薯、中醫中藥、文旅康養等九大產業鏈。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23年第15期)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上一篇:大學生在基層|與絲竹樂結緣70余年,非遺傳承人捐出8件樂器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汪清新聞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宋杰|甘肅報道馬鈴薯是全球13億人口的主糧。2015
2023-08-15 16:25
【編者按】暑假不放假——復旦、上海交大、同濟、華東師大、上大、上外
2023-08-15 14:56
8月15日,有數碼博主曝光了iPhone15的多款第三方手機殼,他評價稱:不
2023-08-15 13:24
1、不能。2、戶口本不能顯示電子信息,所以無法使用。本文到此講解完畢
2023-08-15 12:21
8月14日,演員張嘉譯的一張全家福照片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這張照片展
2023-08-15 11:22
中央財辦等九部門印發指導意見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北京8月
2023-08-15 10:31
在《忍者神龜:變種大亂斗》中,四小神龜雖是一起從小長大的親兄弟,但
2023-08-15 09:52
“高瓷藍玉化料隨行仔”是指一種在修復和保護瓷器、陶器等藝術品上使用
2023-08-15 09:00
今天,大學路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山西??茖W校排名美術類山西美術專業大學
2023-08-15 07:36
智通財經APP訊中國天然氣00931發布公告集團已與債權人達成和解協議與該
2023-08-15 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