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1日消息 近日,全國多地出現持續性強降水天氣。多地衛健委、疾控中心發文表示,暴雨、洪澇災害后衛生條件差,要特別關注飲用水安全。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公眾號發文提示,水災后,受災區域首先要預防的是腸道傳染病,最高發的是皮膚病。
胃腸道疾病
飲食不潔或食用被感染的禽畜、飲用被污染的水等都會導致胃腸道疾病,出現排便不成形、腹痛、嘔吐,甚至有發熱癥狀。周圍人群如果無法做到消化道隔離,即接觸患者時穿隔離衣、換鞋及手清洗消毒;患者糞便及排泄物嚴格消毒,日用品、餐具、便器等定期消毒,地面灑消毒液;室內防殺蒼蠅和蟑螂等,被感染的風險極大。
【資料圖】
對此,宣武醫院專家提示,淹死、病死、污水浸泡過的禽畜不能食用,應掩埋或焚燒。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不吃不干凈和變質的食物。注意環境衛生,經常清掃,糞便和垃圾定時清理(掩埋或焚燒),消滅蚊蠅孳生場所。
皮膚病
受災群眾和救援人員長時間浸泡在洪水中,加之氣候溫暖濕潤,細菌滋生,蚊蟲肆虐,衛生條件差,皮膚瘙癢、紅疹、水皰,局部感染和潰瘍等情形多發,因此洪災過后應謹防皮膚病。
預防皮膚病,專家提示,應盡量減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時間,涉水時,盡可能穿防水長筒靴。蹚過洪水后,一定要及時清洗涉水部位,避免感染真菌,雙手、雙腳都要沖洗干凈后擦干,保持皮膚干凈、干燥和衛生。及時更換干凈的內衣、鞋襪。若有條件,可使用蚊帳,戶外作業時穿戴好防護衣帽,避免蚊蟲叮咬。
暴雨之后,如何防病保健康?北京疾控給出十大健康提示:
1.外出歸來須洗手。
外出回來第一件事是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并且使用流動水正確洗手。
2.飲水衛生且安全。
飲用開水、瓶裝水,養成不喝生水的好習慣,禁飲帶有顏色、異味(余氯或臭氧等消毒劑味道除外)、呈現渾濁的水。
3.食品注意防污染。
氣候溫度高、濕度大,細菌、霉菌易繁殖,食品極易受到微生物污染,飯菜盡量當日清,剩飯、剩菜要冷藏,吃之前加熱要徹底。
4.建議食用包裝食品。
切勿用雨水或被雨水污染的水清洗蔬果,如果暫時不能保證新鮮的食材供應,建議食用合格的包裝食品。
5.接觸雨水的餐具要及時清洗、消毒。
接觸過雨水的廚具、餐具要徹底清洗、消毒后再使用。最簡便易行的消毒方法是煮沸,可將洗凈的廚具、餐具完全浸泡在水中,加熱至沸騰后,保持15分鐘,即可達到消毒目的。
6.各類食品“六不食”。
受污染的食品不食用。
霉變的食品不食用。
未洗凈的瓜果不食用。
死因不明的動物肉類不食用。
野生的蘑菇不食用。
生冷食物不食用。
7.雨浸皮膚需清洗。
暴雨期間,暴露的皮膚極有可能接觸到雨水,雨水浸濕部位要及時用清水清洗干凈,以免引發各種皮膚疾病。
8.及時清理外環境。
及時清理居室周邊的雨水、垃圾,減少蚊蟲滋生,防蚊、滅蠅。
9.雨天要保護水源。
及時清除水源地周邊及上游的污泥、垃圾、動物糞便、動物死尸等污染源,尤其要做好廁所等關鍵部位的清潔衛生。
10.做好自我健康監測。
汛期要密切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狀況,飲食起居要規律,避免過度勞累,隨時注意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預防感冒,一旦出現不適,及時就醫。
北京疾控提醒,維護飲用水安全衛生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一旦發現飲用水出現異常,要及時報告當地衛生監督部門。飲水后出現不適癥狀,要及時就醫并報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上一篇:王霜點射命中,英格蘭女足出現本屆世界杯首次失球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汪清新聞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近日,全國多地出現持續性強降水天氣。
2023-08-01 21:25
直播吧8月1日訊女足世界杯小組賽D組第3輪,中國女足vs英格蘭女足。比賽
2023-08-01 20:54
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扎實推進,農家書屋不斷普
2023-08-01 20:08
記者8月1日從券商人士處獨家獲悉,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日前在業內披露的
2023-08-01 19:25
中新網鄂爾多斯8月1日電題:內蒙古西部小城的科學教育探索:讓更多孩子
2023-08-01 18:36
本期債券注冊金額67億元,基礎發行金額0億元,發行金額上限12 5億元,
2023-08-01 18:09
北京市防汛辦提示您,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研判目前仍處于地質災害危險期,
2023-08-01 17:37
可能是7月份銷量數據都不太好看,這月底剛過,各大車企就陸續放出“8月
2023-08-01 17:13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濰坊綜合保稅區黨工委原副書記、管委會原主任徐洪
2023-08-01 16:41
每日經濟新聞注意到,8月1日下午,東方甄選自營店鋪抖音賬號已重新開播
2023-08-01 16:10